突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咚咚咚”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平静。
正在书桌前埋头处理政务的阿雷·斯特不禁心生好奇,抬起头来,清了清嗓子说道:“进!”
话音未落,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房门被布日古德·蒙尔达猛地用力推开。
他身形如风般急匆匆地冲了进来,甚至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脸通红地大声喊道:“陛下!陛下!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阿雷·斯特面带微笑,气定神闲地凝视着布日古德·蒙尔达,饶有兴致地开口问道:“哦?究竟是什么样的好消息呀?”
只见布日古德·蒙尔达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然后才缓缓说道:“陛下,我们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捷报!
第三集团军在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以两万英勇将士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成功地重新夺回了战略要地提克尔克。
此刻,第三集团军正气势如虹地朝着巴格达挺进!”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阿雷·斯特瞬间挺直了原本慵懒靠在椅背上的身躯,声音因激动而略微颤抖,但同时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不确定,急切地追问道:“这……这是真的吗?不会是误传吧?”
布日古德·蒙尔达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回答道:“陛下,请您放心,千真万确!这绝对不是虚假的情报!”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阿雷·斯特的心情愈发兴奋起来,不由自主地接连高呼三声:“好!好!好哇!”
既然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经取得了如此显着的进展,那么就意味着历史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始终一成不变。
原来,历史的轨迹竟然是可以被改写和重塑的!想到此处,阿雷·斯特按捺不住内心的迫切渴望,连忙向布日古德·蒙尔达追问起德国方面的最新状况:“那么,德国那边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面对阿雷·斯特的询问,布日古德·蒙尔达脸上同样浮现出些许疑惑之色,他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据我方掌握的可靠信息,德国皇帝仍然逗留在比利时境内,尚未返回柏林。
至于之前那几个备受关注的人物,虽然受到了严密的监视,但暂时还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或者制裁措施。”
阿雷·斯特微微颔首,表示已经明白了当前的局势。
这意味着有一股力量正在暗中反对德皇,但由于此刻德皇对他们仍有所依赖,无法轻易地与之决裂。
因此,这场政治博弈的最终结局将取决于西线战场的胜负走向。
倘若德国取得胜利,那么德皇便能凭借着赫赫战功,一跃成为国家的主宰者,进而轻而易举地铲除所有心怀不轨的反对势力;
反之,如果协约国赢得这场战争,那些反对派便会借机发难,将德国政权彻底颠覆。
毕竟,对于一个无法带领国家走向胜利的领袖而言,他只会被视为罪不可赦的战犯。
想到此处,阿雷·斯特不禁眉头紧蹙,转头看向身旁的布日古德·蒙尔达,开口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什么消息吗?”
只见布日古德·蒙尔达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回应道:“回陛下,目前尚未收到其他方面的重大消息。”
闻听此言,阿雷·斯特轻叹一声,缓缓抬起手来挥动了几下,示意让布日古德·蒙尔达先行退下。
布日古德·蒙尔达毕恭毕敬地朝着我行过一礼,轻声说道:“陛下,属下就此告退。”言罢,他便转过身去,迈着沉稳的步伐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之中。
待其离开之后,阿雷·斯特闭上双眼,脑海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开始仔细斟酌起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应对之策。
此刻,阿雷·斯特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纷繁复杂的思绪之中。
心中所想,是那片、混乱交织的地域——高加索地区、波斯西北地区、古老神秘的波斯、强大的苏俄;
以及众多不同的族群: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波斯人及格鲁吉亚人等等。
而在这片土地之上,还有那个令人头疼不已的“搅屎棍”英国佬也掺和其中。整个帝国的东部地区犹如一锅大杂烩,各种势力、民族相互纠缠,让人眼花缭乱,难以理清头绪。
“剪不断,理还乱”,这种离愁别绪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束缚着阿雷·斯特的内心。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忧虑。
无法战胜的英国,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横亘在前,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而未来那个日益发展壮大的苏俄,更是如同一头正在觉醒的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不仅如此,尖锐的民族矛盾更是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同化谈何容易?所谓的民族同化并非简单地制定一项政策就能一蹴而就。
它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那便是作为同化蓝本的民族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
只有当这个蓝本民族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时,才能逐步去摧毁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让那些依然在世的人们渐渐忘却本民族的悠久历史、独特语言和优美文字,转而学习蓝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和辉煌历史,并从内心深处对其产生认同感。
接着,通过世代之间的通婚,使得各族人民的血脉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统一民族,彼此亲如一家。
然而,这一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残酷,绝非想象中的那般轻松美好。因为每一次民族融合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被磨灭的文化记忆和被撕裂的心灵创伤。
因此,东部地区的局势确实极为错综复杂且剑拔弩张。
要想妥善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最为理想的途径似乎便是允许那些民族自主独立并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用于建国的土地究竟该从何而来呢?
正当阿雷·斯特苦思冥想之际,一阵急促而响亮的“咚咚咚”敲门声骤然响起,生生地截断了阿雷·斯特的思路。
阿雷·斯特用力地晃了晃脑袋,试图让自己纷乱的思绪重新归位、恢复些许清明,随后才缓缓开口应道:“进!”
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的是帝国中将哈桑·阿卜杜勒。
只见他身着一套笔挺整洁的军装,英姿飒爽,面庞之上更是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欣喜之色。
他快步走到阿雷·斯特的面前,朗声道:“陛下,刚刚收到来自第三集团军的捷报,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方向大获全胜,成功收复了提克尔克!这是详细的战报,请您过目。”
说罢,他恭恭敬敬地将手中那份承载着胜利喜讯的战报递到了阿雷·斯特的跟前。
紧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补充道:“此外,夏洛特·摩尔所率领的部队也已顺利攻占了港口,并成功俘获了两艘军舰。
眼下,他们正计划朝着伊切尔(梅尔辛)进发,以便护送和接应后续的部队安全登陆塞浦路斯岛。”
阿雷·斯特面带微笑,优雅地从帝国中将哈桑·阿卜杜勒的手中接过那份至关重要的文件。
随后,阿雷·斯特翻开它,目光迅速扫过每一行文字和数据。果不其然,正如阿雷·斯特所期望的那样,战报上清晰地显示着来自前线的捷讯;
据这份详细的战报所述,帝国第三集团军采取了精妙绝伦的战术部署。
第三集团军兵分七路,犹如七条迅猛的蛟龙,以出其不意的突袭方式对英军发起了凌厉的攻势。
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除了战术运用得当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容忽视。
此前,我们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执行一项计划,即将大量的亚美尼亚人和阿拉伯人流放到英国人所占领的区域。
在过去整整三个月的漫长时光里,累计向英国人的占领区流放了超过一百多万人口。
眼下尚未迎来今年的夏收时节,因此英国人正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这种艰难的局势下,他们本已焦头烂额,而我方精心筹备已久的帝国军队如天兵天将般突然降临,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英军瞬间陷入混乱与溃败之中,士气低落,如同决堤之水一般一泻千里,只能狼狈不堪地撤退,最终龟缩回到了巴格达城。
阿雷·斯特凝视着眼前这位忠诚坚毅的帝国中将哈桑·阿卜杜勒,用沉稳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总军府,立即下达命令,对第三集团军予以嘉奖。同时,命令他们乘胜追击,务必收复巴格达!”
接着,稍稍停顿片刻后,阿雷·斯特继续补充道:“至于塞浦路斯方面,一切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稳步推进即可。”
听到阿雷·斯特的指令,帝国中将哈桑·阿卜杜勒毫不犹豫地挺直身躯,利落地立正敬礼,大声回应道:“是,陛下!臣下这就去妥善安排。”言罢,他转过身去,迈着矫健的步伐匆匆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了走廊尽头。喜欢绿罗也是罗马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