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只有三个老知青分了菜地,新来的知青要等秋收以后,才能重新给他们划分菜地。而老知青们整日忙着上工,没什么时间收拾菜地,所以现在还有菜能吃已经不错了,也没办法奢求太多。
晚饭后,大家各自收拾好了东西,就在萧晴准备去拜访大队长的时候,知青点的几个人说:“商量一下吧,咱们需要把玉米粒去碾成玉米面,不能天天吃老知青的口粮。”
萧晴一下刚提起来的那口气又落下去了,这个事情远比自己去大队长和支书家里重要得多,关系到自己的口粮,关系到是不是会饿肚子。
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每人拿出10斤玉米粒。今天大家一起去,轮流推磨,争取今天把这六十斤玉米粒都碾了,加上红薯应该是可以吃一周。剩下的玉米粒要过两天再去碾,不然一下子都碾了,他们几个也吃不消。
于是,几个新知青每人从自己的粮食袋子里用碗舀出来大概10斤玉米粒,带上笤帚和簸箕,还有装粮食的笸箩,结伴而行,准备去碾玉米粒。
村里一共有几个石碾子他们不知道,不过他们知道正对着牲口圈的那条街,属于村北头后街的正中间那里,有一个大碾子。平常大家谁用谁打扫,就是露天的在后街的一个闲置的破院子里。这个院子连门都没有,院墙也已经多处塌陷了。
趁着天还没有黑,几个人带着手电筒,拿着一些家伙什,直接往放置石碾子的院子走去。一路上,经过好多社员家,看到人家都在自家大门洞里吃饭。或者饭桌都排在大门洞外面、要么在门口端着碗吃饭。
一边吃还要一边跟隔壁的人家聊天,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就喜欢在外面吃饭,一路走来家家如此,每个人看到他们几个都要问一下去干什么?一路上他们说去碾玉米粒的回答都要几十遍。
明明刚说完一遍,后面一个人又问,真是闲的,就不相信他们没听到,这不是耍人吗?路上几个知青的脸色都不好看。不回答他们吧,就会被说是没有礼貌,架子大,看不起人,回答吧又感觉太烦人。
好不容易到了碾子旁边,几个女生一起把磨盘上面的土扫干净,然后用布擦了一遍,又把碾子也擦干净,这才把放到簸箕里面筛检好的玉米粒放到磨盘上,三个男知青分组,轮换着用手推着拉杆一圈一圈的转起来。
女知青则是一个人跟着不停的把磨盘上的玉米粒往里面扫,另外两个人负责把拿出来的玉米粒都用簸箕给筛检好,等在下一波继续放到磨盘上碾碎。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很新奇,都争着先去推碾子,然而,还没等第一波的玉米粒碾成粉,第一组已经不行了,开始呼吸急促,腿脚无力。
第二组换换另一个男知青,继续推磨,刚刚把第一波的玉米粒碾碎,就已经要坚持不住了,临近石碾院子的几户人家,都扒在破墙上看热闹,不时传出阵阵哄笑声。
三个男知青听到队里社员们的嘲笑声,都咬牙继续坚持,直到大汗淋漓,面色涨红,张口喘着粗气,两腿发软,甚至有些头晕眼花。
“你瞅瞅,这几个草鸡了,还没转两圈呢,就趴窝了。”一个端着饭碗的小伙子,一边嘲笑一边不忘记从碗里扒拉几口饭,边吃边说。
“那俩知青,看着身板还行,也那么弱鸡呢,拉个磨都不行,还能干点啥。”另一个拿着窝头的中年男人,一边跟旁边的人说着,一边对着男知青指指点点。
几个人都想直接放弃了,宁愿不吃玉米面,直接吃玉米粒,可是想想那硬邦邦的玉米粒,既费火又费牙,关键还不一定咬的动,跟吃石子似的。
于是几个女知青也开始跟男知青轮换着推磨,好不容易六十斤玉米粒才碾好了,都顾不上看是不是碾的均匀,是不是已经碾的够细,几个人连筛检都没有,便一股脑地扫进簸箕里装到袋里了。
足足碾了要2个多小时,而那些端着碗边吃边看热闹的人们,也足足看了2个多小时,甚至有的中途放了个碗,然后又溜达过来,边聊天,一边看热闹,那样子像极了看猴戏。
在一些吃完饭没事干,跑来看猴的人们的眼皮底下,几个知青迅速的收拾好带来的东西,落荒而逃,迅速离开了放碾子的破院子。
几个人快步回到知青点,关上门才放下心来,实在是这种被人当猴看的感觉太让人不爽了。院子里乘凉的三个老知青看到他们六个人带着一阵风似的进来,赶忙问道:“怎么啦?慌什么,跑这么快,外面有什么?”
几个人放下东西,洗好手坐到院子,才开口讲述他们去碾玉米粒这一路的遭遇,感觉再也不想经历一次这种社死的场面了。
几个老知青听完后哈哈大笑起来,说:“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这里的人就是爱看个热闹,他们吃饭都要到大街上去吃。据说还能互相攀比一下各自的伙食,尤其吃好东西,那更要去大街上吃,你们待时间久了就习惯了。”
这个村子里的人们确实是这样,以前萧晴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吃饭就要到大门洞里吃,家长都说是有穿堂风凉快。可是桌子摆到门外大街上吃是为什么呀,搞不懂他们的心理。
每到傍晚,人们总会端着饭碗坐到大门外的石头上,或者蹲在大门外,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吃完了也不回去,一直聊到天黑看不见了,才各自回家。
几人回到知青点,稍作休息,便将碾好的玉米面都均分了一下,每人都负责把自己的那份放到簸箕里筛检了一下,用筛面的箩筛一下,把磨的比较细的玉米面分出来,用来蒸窝头用,稍微粗一点的用来煮玉米糊。
由于工具不凑手,没办法同时进行,所以大家只能轮流过筛。轮到的人就先弄自己的那份,其他人则先去洗漱。
萧晴趁着大家都在院子干活的时候,借口去厕所,然后装作去屋子里取了手纸,出来后快步往厕所赶去,几个人见她步履比较急,也没有特别关注她。
到了厕所,萧晴关上厕所的门,在里面用一根棍子顶住,然后转身进了空间。自从得到这个空间,她是一次也没有机会进来,还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呢。虽然从厕所进来可能会带点味道,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探索空间的心情。
现在住在集体宿舍里面,后面还是要想想办法解决一下怎么能安全的进空间,不然总是没有机会进空间,自己有个空间不就白白浪费了吗?
眼前突然一亮,萧晴适应了一下亮光,用力的眨了几下眼睛。从黑暗的厕所进来到空间这么明亮的地方,眼睛还有点不适应。
用力眨巴了几下眼睛,等眼睛缓和了以后,萧晴才抬头仔细打量自己的空间。
抬眼看去是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这里就是自己家的客厅。客厅里的沙发、电视、冰箱和茶几,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亲切。
萧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又摸了摸沙发,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这才发现茶吧/机上的水壶里还是按照自己的老习惯一直晾着凉白开。
冰凉的水从喉咙一直流进胃里,还是那个味道,一切都仿佛跟从前一样,萧晴走进卧室,里面的床上还半掀开着自己的蚕丝被,打开衣柜里面放着自己的衣服。
走进书房,书柜里的书整齐的排列在书架上一本都没有少。写字桌上的电脑也依然摆放在原来的位置。萧晴打开电脑,发现这里是通电的,电脑可以开机,只是无法联网,自己存在硬盘里面的资料和照片甚至歌曲都依然存在。
走进厨房,发现自己厨具和厨房的调料都没有变动,还是那么熟悉,打开储物柜连大米和白面之类的粮食都还在。
自从经过疫情封城后,萧晴便养成了囤积粮食和物资的习惯,每次至少要囤后够半年的粮食。
储物柜里的白面还有大概几百斤,大米有200来斤,各种豆类各50斤左右,红糖白糖各10斤,鸡蛋都有三个托盘,每个托盘有30个鸡蛋,差不多10斤,油都是10斤装的有5桶。
她又打开冰箱,看到冷冻的五花肉有10斤,整鸡有5只,鸡翅和鸡腿各5袋,排骨和大骨头各两盒......
还有之前包好的饺子、馄饨、包子都是之前没事儿时候包好放到冰箱里,随时吃随时煮或者热一下即可,还有从老家带来的两箱干面条,是上次回老家的时候,妈妈找人加工好让带回来的,说要是不想做饭了,就可以煮面吃,简单方便。
这一切的一切都还在,那一幕幕仿佛还停留在眼前,然后却已经天人永隔了。自己来到这边连爸爸都没找到,更别说邻村的妈妈了,萧晴只觉得心情无比沉重,身上仿佛被压上了千斤的重担。
突然萧晴想到自己还要了几亩地呢,怎么出去呢?正想着,然后突然身体飘忽了一下,萧晴没有心理准备,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站好后发现自己站在一片黑土地上,整个都是黑黝黝的,看不到边际,一个人都没有,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仔细观察,发现自己身后是一个院子,里面有一座房子,她刚才应该就是从哪个房子出来,只是刚才她只是想想去看土地,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么说,空间里是可以瞬移的,那是不是可以通过意念来种地......
萧晴想到刚才去磨玉米面的时候,有几粒没有碾碎的玉米,她放到口袋里面了,赶快掏出来,然后心里想种玉米,然后手里的玉米粒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去,自己种到了脚下的黑土地里。
萧晴心里暗自琢磨着,需不需要浇水呢?她记得这里应该有口水井呀。于是,萧晴喃喃自语说:“浇水。”
话音刚落,她惊奇的发现,眼前种玉米的土地上方,竟然下起了一阵绵绵细雨,正好把刚种好玉米浇灌了一下。
这也太神奇了吧,萧晴心里高兴起来,想着以后种地就方便了,再也不怕上工挣不到工分,分不到粮食了。想到这里,萧晴想自己搬出来住的心更是迫切了。
又从院子大门进去,发现院子有一口井,然后有个凉亭,其他地方都是光秃秃的。这个井里的水应该就是那个可以强身健体的井水了,看来自己以后要经常喝这个井水了,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好。
萧晴准备再回到书房,看看电脑上是不是有什么关于空间的提示没有,不是都说空间有个电子屏,可以直接操作的吗,刚才自己仿佛也看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图标,正好去研究一下。
萧晴推开房门,正要往里走,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声音由于寂静的夜里传来的晴天霹雳,吓了她一大跳,空间难道还有其他人......喜欢回到父母小时候,我只想苟到出生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